薛凯院长深入中科院煤化所、山西大学考察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
发布时间:2024/7/9 14:21:38 来源: 作者:中科国评
7月8日至9日,河南中科国评科技研究院院长薛凯一行,先后走进山西大学、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、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,并与上述机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座谈,就固废综合利用、技术研发、应用推广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。
8日上午,在山西大学东山校区,薛凯院长一行拜会化学化工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方莉,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、硕士生导师杨凤玲。
方莉教授在应用催化、无机功能材料和固废综合利用等方向有着较深的学术造诣,她主持的《高性能镁水泥基声屏障材料研发及示范》《新型镁基粉煤灰多孔吸声材料的制备及表面改性技术》等项目,均属行业内极具前瞻性、引领性的技术创新项目。方莉教授向薛凯院长一行详细介绍了镁基声屏障材料的研发背景、原料来源、技术创新、生产中式、应用领域等情况,薛凯院长结合研究院参与项目实际情况,与方莉教授深入交流了镁基声屏障材料的规模化生产、全国化推广、多元化应用等问题。
杨凤玲教授主要从事煤泥、煤矸石等煤基固废低碳综合利用、燃煤电厂污染控制等研究及技术开发,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她结合自身参与项目的实际情况,详细介绍了碳基新材料资源化综合利用情况。薛凯院长就黑色固废绿色转化的技术、生产、市场、政策等方面与杨凤玲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,并形成一致共识。
位于吕梁市文水县经开区的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,总投资3.3亿元,包含生态构件、生态水泥、建筑3D打印、再生胶粒、镁基声屏障、高性能掺合料、基质沥青存储七大业态。园区全面投产达效后,预计年可利用固废30万吨,产值3.35亿元。
当日下午,薛凯院长一行来到园区,向园区负责人详细了解产业园投资建设、材料技术创新、应用场景、规模化生产等方面情况,并重点参观考察了镁基声屏障材料中式车间。

据了解,新型镁基粉煤灰多孔声屏障是以镁基材料、粉煤灰、矿粉为主要原料,固废掺量可达50%以上,通过物理发泡、常温养护、切割等工艺制备而成的无机多孔吸声屏障,其内部含有丰富的孔结构及微纳粗糙表面,吸声性能达到高效吸声材料标准,可广泛应用于铁路降噪、公路降噪、车间降噪等场景。
9日上午,薛凯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,在该所副研究员、硕士生导师经德齐的陪同下,参观考察高性能碳纤维研发生产情况。碳纤维,是指含碳量在90%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。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,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。碳纤维具有高强度、高模量、低密度、耐高温、抗烧蚀、耐腐蚀、导电、导热、低热膨胀、自润滑、生物体相容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医疗健康、能源交通、体育休闲等高技术器材领域。

此次山西之行,是我院实施“投、融、建、运、管”全生命周期咨询发展战略的重大行动。我院将在投融咨询服务的基础上,进一步将投融咨询与建设咨询、运营咨询、管护咨询结合起来,提供综合性、完整性、服务性的项目建设解决方案,更好地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,提高客户的服务满意度。